兰州三线建设概述
|
||||||
| ||||||
三线建设,是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从备战出发而进行的以国防工业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所谓一、二、三线,是按我国地理区域划分的,沿海地区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后方地区为三线。三线分两大片,一是包括云、贵、川三省的全部或大部分及湘西、鄂西地区的西南三线;一是包括陕、甘、宁、青四省区的全部或大部分及豫西、晋西地区的西北三线。”①兰州处于西北三线腹地,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有利于备战,又具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成为了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 一、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世界局势动荡,中国周边的国际关系趋于紧张,中国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军事压力、战争挑衅和侵略威胁。 首先是中苏关系不断恶化,中苏边境不断出现武装冲突。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在中苏边界大量增兵,从赫鲁晓夫时期的十几个师增加到43个师,坦克1.2万辆,飞机1700架,占苏军总兵力的24%。从1964年10月至1969年3月,苏联挑起边界事件达4189起之多,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的军事威胁②。其次,美国侵略越南,威胁我国南部安全。60年代初,美国介入越南战争后使战争步步升级。1964年8月,美国开始轰炸越南北方,次年3月,其海军陆战队在南越北部的岘港登陆,随时准备北犯,美国飞机不断侵入中国云南、广西和海南上空,为此,中共中央号召全国军民要准备应付最严重的局面。与此同时,在东南沿海,美国支持下的台湾国民党当局也趁大陆出现暂时经济困难和中苏关系破裂之机,频繁地向大陆派遣武装特务,企图建立“游击根据地”进行颠覆活动。再次,印度军队侵入中国领土,中印边界发生武装冲突。1962年10月,印军向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侵占中国领土,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收复了被占土地,取得了自卫反击战的胜利,但边界挑衅重起的威胁并未消除。 根据上述形势,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战争危险作了严峻的估计,准备从最坏的可能出发,立足于早打,大打,立足于几个方面都来打。于是,备战成为了影响党和国家的政治战略及经济战略的重要因素。 1964年5月27日,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毛泽东提出“三五”计划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的入侵。他的意见立即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一致同意。6月6日,毛泽东在讲话中又着重谈了战备问题。他说: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就有战争的危险。我们不是帝国主义的参谋长,不晓得它什么时候要打仗。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一、二线也要搞点军事工业。各省都要有军事工业,要自己造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迫击炮、子弹、炸药。有了这些东西,就放心了。 8月,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讨论三线建设问题,毛泽东强调指出,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工厂可以一分为二,要抢时间迁到内地去,各省都要搬家,都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不仅工业交通部门要搬家,而且学校、科学院、设计院都要搬家。中央书记处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建设内地,在人力、物力上给予保证;新建项目都摆到内地,沿海能搬迁的项目要搬迁,明后年不能见效的项目一律缩小规模③。这一决定标志着国民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由解决吃穿用向以战备为中心转移。据此,李富春等提出成立国务院专案小组,研究战备问题,并具体提出了三线建设的初步部署意见:一切新的建设项目应摆在三线,按靠山、隐蔽、分散的方针布置;重要的工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有计划地搬到三线;恢复人民防空委员会;积极修建地下铁道等。中央书记处研究决定,用两个月制定具体方案,加快施行。此后,三线建设进入初期部署和实施阶段。 三线建设的布局虽然是从备战角度考虑经济建设,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同时也提出了建设内地的长远战略要求。毛泽东指出:“要争取快一点把后方建设起来,三五年内要把这件事情搞好。后方建设起来,敌人如果不来,也没有什么浪费。”他认为:三线是一个阵地,一、二线是一个阵地,以一、二线的生产来支援三线建设,也就是沿海工业支援内地工业,使内地工业逐步赶上沿海工业的发展水平。因此,他要求在加强三线建设的同时,作两手准备,即战备和长期建设。针对党内有些人认为大规模战争打不起来的看法,他说:“他们的看法也是有些道理的,我们本来就是做两手准备的。”④周恩来也指出:“我们现在一方面战备,一方面还要长期规划,要备战和长期结合。”⑤因此,薄一波在论述三线建设时,他肯定:“调整一线,建设三线,改善工业布局,加强国防,进行备战,是毛主席和党中央富有远见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⑥。江泽民同志于1991年4月视察攀枝花钢铁基地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三线重点工程时也明确指出:总的讲,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作出的这个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是很有战略眼光的⑦。 二、兰州三线建设的历程 兰州的三线建设从1965年开始到1978年基本结束,历时十余年,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5—1972年),掀起大规模建设高潮。1964年下半年开始着手进行企业搬迁、勘查选址等项工作。国家、西北局和甘肃省相继成立了三线工作领导小组等机构,兰州市也于1967年10月26日成立了以兰州军分区政委苏达为组长,兰州市人委副市长柳群、兰州军分区副司令员张百明、兰州市委书记处书记李频如和杨玉峰、徐书章为组员的兰州市三线建设领导小组来加强组织领导工作。1965年4月,西北铝加工厂和国防科技工业建设迅速展开,冶金、机械、电力、化工等部门的搬迁、新建、续建、改建和扩建项目都加紧施工。 1967年—1969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对三线建设的干扰破坏,这三年中,每年都有一些建设项目不能按确定计划搬迁,扩建和新建、在建项目的施工进度亦大受影响。1970年国务院要求顾全大局为重,以三线建设为重,全力以赴保证三线建设。中央提出在“四五”计划期间要狠抓战备,集中力量建设战略后方,初步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据此,1970—1972年,兰州三线建设除继续进行企业搬迁外,重点是续建、改建和扩建国防科技工业及冶金、电力、机械、交通等大中型项目。1968年11月进行中川机场的建设,按照“先生产后生活”的建设原则,建设者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嚼咸菜、啃干粮、喝苦水、住帐篷,在一年后完成了长 从1965年—1972年,通过由沿海地区老工业基地迁建、包建、援建,以及在兰州原有工业基础上改建、扩建等形式,由于中央和地方大量投资建设。1964年将上海石油化工厂迁往兰州成立西北化工厂, 1970年投产生产乙烯、高聚乙烯等化工原料8.89万吨;1965年,青岛染料厂、青岛油漆厂和天津染化五厂部分车间迁往兰州成立兰州化学工业公司有机厂,1966年投产后生产21种化工原料⑩。初步形成了兰州三线工业的骨架。 第二阶段(1973年—1978年),填平补齐配套收尾。1972年,国家针对经济工作中已暴露出来的粮食销量、工资总额、职工人数“三个突破”的问题,开始调整建设步伐,控制基本建设规模。1973年7月,国家对“四五”计划作了修改,降低了一些高指标,强调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三线建设规模要收缩。根据中央的方针,1973年以后兰州三线建设大规模收缩,绝大多数在建项目作了调整,全市实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7.54亿元,比上年减少34.3%。1974年,建设规模继续压缩,有9个项目列为停建或缓建,已列入“三五”和“四五”计划而未动工的项目都不再开工。1975年各部门进行整顿,生产建设状况开始好转,全市完成基建投资6.85亿元。1976年,全市安排的34个大中型项目都进入扫尾工程,进行投产,全省完成基建投资6.02亿元。1978年,兰州三线建设基本结束,此后进入调整、改革的时期11。 三、兰州三线建设的成就及深远影响 历时十余年的兰州三线建设,由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量投资,由于全国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援以及广大三线建设者们扎根深山,艰苦创业,也由于兰州各级领导及各族人民的巨大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兰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工业基础,经济实力大为增强。1964—1978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由1964年7.94亿元发展到1978年的21.80亿元,增长2.75倍。截止1991年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45.22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0.92亿元,固定资产净值20.53亿元12。初步形成了以资源为依托,以化工、电力、冶金、机械、电子、建材、食品、轻纺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到1978年,三线建设在兰州市拥有工业企业35个,职工人数80653人。兰州市人口由1963年的134.32万发展到1978年的205.6万人,人口比1963年增长了1.53倍,明显高于全国的1.39倍,好多是三线企业搬迁过来的职工和技术人员。国防科技工业已基本形成从科研、设计到试制,从元器件生产到整机装配等方面的综合生产能力。其他工业部门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在三线建设中形成的兰州工业体系,尤其是技术力量雄厚、设备精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在当前西部大开发以及兰州高科技的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二,增强了兰州的科技实力。在三线建设中,由于一大批现代化企业、科研和教学单位内迁,给兰州带来了大批学者、专家、教授及工程技术人员和大量先进的科技设备。全省科技队伍已逐步发展为包括中央各部所属研究院(所)、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所、国防科技工业部门所属科研单位、地方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在内的“五路大军”。据统计,在国家统一计划下,搬迁到兰州的研究院、所有14个,其中有兰州石油化工设计院、兰州电源车辆设计所、中科院兰州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兰州地质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院、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化工设计院、化工部涂料工业研究所、兰州理工大学等。截止1978年,这些院所的科研人员已达到4000余人,成为一支建设兰州振兴甘肃的科研大军,取得了一批引人注目的科研成果。 第三,促进了兰州贫困县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三线建设期间,电子工业部署在安宁,机械工业部署在城关、七里河,冶金工业部署在红古,建材工业部署永登县。安宁区境内建立了几个军工企业,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电子工业体系。同时,中央和省还在城关、七里河和其他县区,相应兴建了十几个工业企业、邮电、商业服务设施和学校、医院和科研院所。三线建设的展开,带动了兰州市工农、交通、文教卫生、科技等事业的发展,增强了兰州市的经济实力。 第四,广大三线建设者们发扬不畏艰险、艰苦创业精神,为兰州三线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时至今日,扎根兰州的三线人为国家建设事业“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的无私奉献精神,成为激励兰州广大干部群众为振兴兰州,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精神财富。 诚然,三线建设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又是根据“备战”要求,在“文化大革命”这种特殊复杂的历史环境中进行的,对兰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造成了一些遗留问题。一是投资方向主要集中于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发展,加剧了农轻重产业结构比例失调。其直接后果是日用消费品生产不能满足省内市场需要。二是基本建设投资效益差,损失浪费严重,大量建设资金没有形成生产能力。三是过分强调“靠山”、“分散”、“隐蔽”,使不少企业进山太深,布点也过于分散,企业组织生产困难很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兰州市根据国务院三线建设改造办公室、省三线建设办公室关于“就地适当集中”原则及中央关于“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方针,决定将部分三线企业从山沟中迁至中心城市,并以此为基础和支柱,兴办经济开发区。从山沟中移师而来的三线企业,在基础设施齐备、交通便利、信息灵通、通信快捷、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心城市立足并走向国内外市场,将以其雄厚的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显身手,推动兰州经济大发展。 综上所述,三线建设是全国生产力的一次重大的战略转移。兰州在三线建设中,初步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及交通运输体系,经济实力有所增强,为加快兰州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但由于三线建设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确立以备战为中心的战略方针,加之“文化大命”的严重干扰,因而建设中突出战备,忽视经济综合平衡,经济建设实质上转向了半战争状经济布局变成了军事布局,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教训极为深刻。 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国家实施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这是国家生产力布局的又一次调整,兰州应在西部大开发中吸取三线建的有益成分,加快发展,不断缩小与全国的差距。一是结合本市实际,从市情出发,以农业为基大力发展轻工业,充分发挥三线建设中形成的工业体系的主导作用,加强化工和重工业建设化改革,加快制度创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二是抢抓机遇,坚持对外放,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在以互联网产业化为标志的新经济带来的全球第四次产业结构调整今天,三线建设形成的物质技术基础,具有参与国际知识经济循环的条件,要抢抓有利机遇。三建设形成的众多工矿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经过长时期的调整和适应,已成为兰州经济最重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西部开发中,三线企事业单位应是最直接、最有条件、基础最好的参与者充分发挥其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必将收到快速的效果。三是要使地区经济协调展,缩小兰州同全国的差距,除需要国家政策和投入的重点倾斜扶持外,更应在社会主义市场济条件下,充分尊重和应用市场规律,培育健康发展、具有兰州特色的地区经济。四是积极实施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治理生态,合理开发资源;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改善投资环境,依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使兰州经济能够协调、稳定、持续、健康、科学地发展。 注释: ①⑥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第1200、1197页。 ②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第214页。 ③刘鲁风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要事录1949—1989》,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第311页。 ④⑤《党的文献》1995年第3期,第46、41页;第39页。 ⑦三线编写组主编:《三线建设》第29页 ⑨⑩11《甘肃三线建设》兰州大学出版社,第135、115、354页 ⑧《经典中国甘肃60年图志》研究出版社,第190页 12《数说兰州60年(第三编数据编)》兰州市统计局编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